探访六百岁天坛,寻春古柏林之中

2022-03-24 10:51 来源:未来网 作者:  编辑:未网视频徐博

  3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恰逢周六,一早春雨初歇,伴着清冽的晨风,闻着泥土的芬芳,我和北京小记者团的伙伴们来到了北京天坛公园。 

  带领我们参观的是李洁老师,李老师对北京的历史深有研究,号称“北京通”。虽然我以前也来过天坛公园游玩,但是李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天坛公园有了更加详细更加全面的了解。 

  天坛公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我们首先从西门集合,通过鸟瞰图了解了天坛公园的整体构造:一根中轴线、三座宫殿、五个建筑群和九个坛门。 

  沿着西门的主路,我们穿过一片松柏林向斋宫而行。道路两旁遍布着参天的松柏,树干高耸挺拔,上方枝枝相覆,叶叶相通,下面是茂密柔软的草丛。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就是松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我正在想着今天是不是也能看到小松鼠,突然,就听后面有人大喊一声,“快看!松鼠在那儿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大家快速奔到草丛边上搜寻着松鼠的身影。可不是!前方的树干上就有一只松鼠,正快速向上爬,后腿一蹲,向上一跃,就跃起好高好高,噌噌噌没几下就爬到了树顶,树顶上枝枝相连的树干就像一条条交错的小路,小松鼠沿着这些“小路”几下就蹿到了树林深处,不见了踪影,真是一个身手敏捷的小精灵! 

  李老师首先带我们游览了斋宫,斋宫是中国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历代皇帝在正式祭拜之前准备的地方;皇帝们会在这里沐浴更衣斋戒,以准备正式的祭拜,表达自己的虔诚。斋宫正殿是无梁殿,悬挂乾隆御笔亲书大匾“钦若昊天”。在这里李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古代帝王斋戒的传统,在斋宫内我们还认识了龙爪槐和白皮松,龙爪槐虽然不高,但是伸出的枝丫卷曲着向四面散开,宛若从主干这条“龙”上伸出的许多条“龙爪”。 

  穿过斋宫,我们来到了圜丘坛。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高,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所有石块以这块圆石为中心,第一圈为9块,第二圈为18块,均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象征“天”数。 

  圜丘坛旁皇穹宇的围墙——回音壁可以说是大名鼎鼎,所以我们今天的天坛之行又怎会错过呢?回音壁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因此对声波的折射十分规则;据说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反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虽然为了保护文物,现状回音壁前一米处已经竖起了围栏,防止游人近距离接触回音壁而损坏文物,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回音壁的体验。我们小记者们站在回音壁的一侧,当我们对着回音壁大声喊出对爸爸妈妈们的感恩之声,站在另一侧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听到,真是太神奇啦! 

  离开回音壁,走过丹陛桥,穿过成贞门,我们就来到了祈年殿。祈年殿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也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为蓝瓦金顶的三重顶圆殿,三层圆顶分别象征天、地、人,中间4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完美地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自然农事规律相结合。 

  天坛之行我不仅领略了其中美轮美奂的建筑,也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特别是古代帝王之所以如此重视祭祀,也是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我决心也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和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 

  北京小学广外校区 周翔 张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