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青年铸华章 建设生态需躬行——福建工程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2-07-12 15:07 来源:未来网 作者:  编辑:未网视频徐博

  74日至77日,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组成实践团前往平潭青观顶村,聚焦农村热点,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一场以低碳志愿服务农村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暑期实践旨在引导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不忘初心跟党走,利用红色资源,学习优秀模范,真正的将专业优势运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74日上午,实践团抵达青观顶村。一行人徒步至将军山景区进行参观。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纪念碑和它周围的山石,纪念碑上写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山石上刻着“江山永固”、“祖国统一,战士心愿”等,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雄厚实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也是全中华民族的心愿!同学们登顶时看到那雄伟的石碑和各处石刻,顿觉心中汹涌澎湃,豪情壮志一时不能平息。

  下午,实践团来到村委,拜访抗美援朝老兵,重温峥嵘光辉岁月。“身着国防绿,心系报国情。誓洒青春血,铸我民族魂。”提到军人,同学们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兵对我们说:“我们的青年时代是艰苦的,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奋斗,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希望孩子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用超群的才华和渊博的知识,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做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他们的旗帜,他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75日,实践团在青关顶村针对村庄规划、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展开入户调研。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村子不使用自来水,而是用井水作为日常使用和饮用水,对此,实践团对多处居民常用的井水进行采样和检测。 

  经过实地的考察,实践团成员发现该村子部分垃圾桶存在垃圾堆积的卫生死角,个别井水水质浑浊等问题。在入户走访中还了解到村庄建设过程中活污及垃圾处理仍存在未处理直接排放、处理效果未达到国家水质排放标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实践团成员利用相关专业知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此外,针对部分村民不够重视环境保护,实践团在村子中摆点宣传、入户科普,重点对村子里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进行环保知识科普,推进儿童低碳意识养成,取得较好成效。 

  76日上午,实践团来到村子里的便民小卖部,这家小店的主人林拥发是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回忆起入党初心,林拥发同志热泪盈眶:“不管到哪里都要想着建设共产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民幸福安康。”他把自身力量融入党组织中,把“做人民的好公仆”牢记在心间,履职尽责,未曾有一日懈怠,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他的妻子戏称他为村子里的“百事通”,谁家有困难,第一个想到来找他。实践团成员在他身上看到秉持初心、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更加坚定了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下午,实践团来到平潭竹屿再生水厂参观学习,据工作人员介绍,污水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臭味的环节加装了除臭系统,另外还采用了“A2/O+MBR膜”工艺,该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可以很好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实地参观中,同学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形象和深入的理解,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提供经验。

  傍晚,实践团化身志愿者,来到青观顶村子中的海滩上开展“海岸守护”行动。据村民反映,沙滩上常常出现塑料瓶、旧拖鞋、塑料泡沫等垃圾,实践团经过了解,沿着海岸进行垃圾捡拾,以实际行动倡导村民们一同守护碧海蓝天。 

  77日,实践团来到位于澳前镇磹报村的鲍鱼养殖场进行参观。随着沿海各种经济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沿海水域,导致近海岸养殖区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上养殖区饵料残留及粪便较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指标下降,赤潮频发。此外,鲍鱼养殖主要为中、小规模养殖,养殖户环保意识参差不齐,一些养殖户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养殖废水,严重加深了污染程度。实践团在鲍鱼养殖区域多处取水样检测,以此判断该区域是否受到污染。 

  至此,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通过对青观顶村的考察,不仅让实践团成员领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也希望能通过专业知识为当地的“美丽乡村”发展建设献言献策。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实践团成员们都相信:只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在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三棵杉树定可以成林。用好生态换好生活,用好风景换好前景,中华民族也必定在绿水青山中实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