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花城新区 联系人:莫馆长 联系电话:0812-3343331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花城新区,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城市,是三线建设的明珠城市,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给攀枝花打上了无比深刻而光荣的时代烙印,留下了非常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展陈面积最大、馆藏资源最全、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三线建设主题博物馆。[详情]
地址: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 联系人:陆玉秋 联系电话:8620446 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宁明县为第一遗产区。花山岩画系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1995年,花山岩画景区被列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和第50处世界遗产。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详情]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玉龙沙湖旅游区 联系人:李君杰 联系电话:0476-5626777 红山玉龙沙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地处翁牛特旗东北部,是距离北京、沈阳等北方一线城市最近最美的大漠度假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玉龙沙湖有着厚重而神奇的文化底蕴。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标识物“”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在这里出土,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翁牛特旗被誉为“玉龙之乡”,玉龙沙湖也成了东方史前文明旅游目的地。依托独享的红山文化和独特的沙漠资源,玉龙沙湖旅游区以“草原文化+沙漠特色+创意度假体验”为发展模式,致力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努力将玉龙沙湖建设成为世界级的东方史前文化旅游地。[详情]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笊篱坪村 联系人:王磊 联系电话:0539-4643999 蒙阴拓展服务中心,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地处沂蒙山革命老区的中心位置,龙须崮暴动打响了沂蒙山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大崮保卫战、两次南北岱崮保卫战等战斗遗址,也是三线军工国防建设的重地,并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确认的世界独有的地貌类型,是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目的地。[详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联系人:老师 联系电话:010-88815625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为纪念李四光,1989年10月26日,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在李四光旧居建李四光纪念馆,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亲自为纪念馆提写了馆名。2015年10月“李四光纪念馆”完成扩建,室内总展示面积近2000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展区,展示内容分为:光辉足迹、卓越贡献、事业传承、和精神永存四个主题。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土资源部科普教育基地。[详情]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永和街 联系人:韩馆长 联系电话:18879688855 吉州窑博物馆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永和镇,是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保护、旅游观光、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全面系统的展示吉州窑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 博物馆陈展主题为《吉州瓷韵》,主要包括"江南望郡·首县庐陵"、"埏埴成型·筑窑烧瓷"、"吉州佳瓷·技奇工巧"、"吉州瓷韵·内涵丰富"、" 商贾云集·器走天下"、" 魅力四射·影响深远"和"千年古窑·重焕生机"等7个部分。馆内展示珍贵文物约300件,全面介绍了吉州窑的历史背景、制瓷工艺以及文化内涵。 博物馆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吉安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详情]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西路7号(本部);江东中路222号南京奥体中心内(奥体分部) 联系人:王部长 联系电话:025-86367098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江苏省妇联直属事业单位,筹建于1986年,1988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并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妇联系统所属最早一批建设的公益性、成建制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场所,也是江苏唯一一家省级综合性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 [详情]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 联系人:倪刚 联系电话:0512-52505663 沙家浜风景区地处江南水乡常熟,湿地资源丰富,又以京剧《沙家浜》故事闻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获得了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重要荣誉。 景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形成了“红色教育和湿地科普”相结合的公园特色,开发出了“我是新四军”“红色总动员”、“爱情冲冲冲”、“湿地飞羽精灵”和“探秘植物乐园”等研学实践课程。 景区拥有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湿地科普园、湿地自然学校等室内外展教场地,以及一支30人左右的讲师队伍,结合国防园营地和自营芦逸酒店,每天最多能同时接待400多名学生,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详情]